首頁
1
最新消息
2
醫療器材
3
冬季敷面膜學問大,錯誤保濕更傷面子4
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 Pharm In TW 康鈺藥局
Pharm In TW 康鈺藥局 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50號
疫情期間,民眾可能會想減少出入醫療機構的次數,但遇到經期沒按時來,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懷孕,會想到自行購買驗孕棒驗孕。 但驗孕棒真的準確嗎?怎樣判別?以及該如何挑選?以下就幫讀者解開關於驗孕棒的問題與迷思! 一、驗孕棒到底驗什麼? 驗孕棒檢測的是孕婦體內的hCG荷爾蒙。   當卵子受精後7~10天後,會在胚胎表面會形成滋胚層(trophoblast),此時受精卵沿著輸卵管來到子宮,滋胚層會連結在子宮壁,逐步形成胎盤,這時候稱為「著床」。胎盤著床後,會開始分泌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(又稱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,簡稱hCG),hCG會促使子宮壁開始充血增厚,讓胎盤可以成熟,為日後提供胎兒養分做準備,是懷孕初期最重要荷爾蒙指標,而驗孕棒就是透過檢測孕婦的hCG來判定懷孕與否。   二、為什麼可以透過尿液驗孕? hCG是小分子荷爾蒙,由胎盤分泌後,除了進入胎兒體內,也會隨著母體血液循環到全身,並且透過腎絲球過濾到尿液中,因此透過檢測尿液中是否含有hCG,即可知懷孕與否。   三、什麼時候驗孕才會比較準確? hCG在受精之後7~10天開始分泌,到胎兒8~12週時達到最大值,之後分泌量就會逐步下降。想要確認是否受孕,可以在房事過後12~14天後進行檢測較佳;此外,也可以在月經沒來、身體突然出現嘔吐、疲倦等狀況時進行檢測。 四、驗孕棒的原理為何? 驗孕棒的檢驗原理是採用免疫層析法,這種檢驗法是利用抗原-抗體結合的概念,把hCG當做抗原,如果孕婦尿液中含有hCG,就會跟帶有染料的hCG抗體結合,並且在測試區產生顏色。   通常這種檢驗法會分成四個區域(如下圖),A區是檢體放置區,B區是帶有染料的hCG抗體,T區是檢測區(Test,在驗孕棒上顯示為T)是可以跟hCG結合的抗體,C區是質控區(Control,在驗孕棒顯示為C)是可以跟hCG抗體結合的抗體。 (圖:免疫層析法示意圖) 尿液中hCG低於可檢測濃度時 帶有染料的hCG抗體會隨著尿液的擴散,進入T跟C,但因為沒有hCG,或者是尿液中hCG低於可檢測濃度時,帶有染料的hCG抗體無法結合,或是結合數量太少,無法在T呈色;而C是可以跟hCG抗體結合的抗體,因此會在C區呈色。   尿液中有hCG時 此時hCG會跟B區帶有染料的hCG抗體結合,擴散進入T跟C,這時帶有染料的hCG抗體會跟T的hCG抗體結合,因此會在T呈色;而C是可以跟hCG抗體結合的抗體,因此會在C區呈色。   五、驗孕棒該如何判別? 如果尿液中有hCG,就會在T的位置呈色,也在C的位置呈色,代表是陽性反應;若尿液中沒有hCG,就只會在C的位置呈色,此時就是陰性反應;如果是T的位置呈色,卻在C的位置沒呈色,代表驗孕棒有問題,需要更換後重新檢測。   簡單來說:兩條線,就是中獎,一條線就是還沒有驗到懷孕。   六、驗孕棒可以信任嗎? 想要知道檢測結果是否準確,可以透過兩個指標來看,分別是靈敏度(sensitivity)跟特異性(specificity)。   以懷孕為例,靈敏度代表的意思是實際懷孕的人透過這個檢驗,會有多少被判定為懷孕;如果今天該驗孕棒的靈敏度是94%,代表100個孕婦經檢測後,有94個被檢測出來有懷孕,但有6個沒有被判定,這6個就是偽陰性。   特異性則指真正未懷孕的人中,被判斷為未懷孕的比例;如果今天該驗孕棒的特異性是90%,代表100個未懷孕的人經過檢測後,有90個呈現未懷孕,但有10個人會被判定為陽性,也就是偽陽性。   在檢驗技術上,並沒有100%的存在,所有的檢測都有偽陽性跟偽陰性的風險。想要確認是否真的懷孕,還是須透過醫師診斷。 (圖:靈敏度與特異性表) 七、檢驗之後還需要到院確認嗎? 需要,驗孕棒是提供民眾快速確認是否懷孕,但醫師會透過超音波與抽血進行確認。驗孕陽性,只能說有懷孕,是否在子宮內著床或是能夠順利成長,還需要後續觀察。   透過超音波,醫師可以確認子宮內的狀況,確認是否真的懷孕,並且確定胎兒著床的位置;如果超音波看不到胎兒,醫師會透過抽血再次進行確認,確認是否為真的懷孕,抑或是有子宮外孕的情況。     八、陽性卻沒懷孕,陰性卻懷孕,為什麼? 上文提到,在檢測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偽陽性、偽陰性,除了是驗孕棒本身的問題外,還有可能是疾病或者是使用上錯誤。   (一)檢測為陽性,卻沒有正常懷孕? 當檢測為陽性,但超音波卻看不到胚胎,這時候可能會有幾種狀況: 子宮外孕:簡單來說,就是胎兒著床的位置不在子宮,這樣的狀況可能會危及媽媽的健康,必須要及早處理。葡萄胎:葡萄胎是一種不正常的受孕,導致胚胎的染色體出現變異,無法成長為胎兒,需要儘快進行治療。絨毛膜癌:這是胎盤的絨毛膜不正常增生所引起的惡性腫瘤,需要及早進行治療。  (二)檢測是陰性,但卻懷孕了? 當檢測為陰性,但卻有懷孕,這可能是因為: 太早進行檢測:hCG的分泌通常在受精後12~14天開始大量分泌,如果太早進行檢測(例如房事過後1~10天),可能會因為hCG分泌量太小而呈現陰性。判定時間不足:進行檢測後,尿液需要時間擴散到檢測區與質控區,如果時間不足,也會導致結果呈現陰性。尿液中hCG濃度不足:如果母體在檢測前飲用過多水份,會稀釋尿液中hCG濃度,導致結果呈現陰性。 九、驗孕棒該如何挑選?如何使用? 雖然市面上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驗孕產品,但其原理都大同小異;有些驗孕產品可以檢測的濃度低,但這類產品的價格也相對高。只要不是在剛受孕初期(12~14天)內檢測,在受孕後的3~4週後,hCG量會大幅增加,這時候檢測會更加準確。 目前市售的驗孕產品依外觀可分為試紙、卡匣、筆型三種型式,受驗者可以取尿液進行檢測,確認是否懷孕。檢測方式如下: 步驟一:詳細理解產品說明 不同廠牌的驗孕產品有不同檢測條件,使用前必須要先了解相關檢測模式,以免造成錯誤判讀。 步驟二:取尿液檢體 以乾淨的容器盛裝尿液,如果是卡匣式的產品,需要用滴管吸取尿液後,滴入尿液檢體槽;如果是試紙型或筆型產品,可以將試紙或驗孕筆朝下浸入尿液當中,但不可以超過標誌線。 步驟三:等待判讀 等待約5至10分鐘後,就能在檢測區確認檢測結果。如果尿液中含有足夠濃度的HCG時,判讀區就會出現兩條線:質控線(以英文字C表示,代表品質控管線)與檢測線(以英文字T表示,代表尿液中含有hCG);若是尿液中沒有hCG或HCG濃度不足時,就只會出現質控線;如果出現檢測線卻沒有質控線,代表檢測結果無效,需更換後重新檢測。   十、使用驗孕棒前有哪些注意事項? (一)在使用驗孕棒上,需要注意幾件事情: 如果檢體中的hCG濃度過低,會造成判別誤差。最好可以使用起床後的第一泡尿進行檢測,並且測試前不要飲用過多液體。如果受測者有乳癌、肺癌或紅斑性狼瘡等,有可能造成hCG混亂,如果有以上的疾病,請直接到醫院進行檢測。如果不確定經期時程,建議於房事10天後再進行檢測。檢測時要使用中段尿液。如果尿液出現混濁現象,請勿使用,並重新採集檢體。尿液浸灑後,請將驗孕產品平放。如果是驗孕試紙,請放置在乾淨、乾燥、不吸收水分的地方。驗孕棒需要避免潮溼環境,特別是試紙型的產品,開封後容易受潮而影響檢測,這需要特別注意。驗孕需要足夠的等待時間,最好放置5~10分鐘後再判別。  (二)貼心叮嚀 最後還是要提醒民眾,關於懷孕與否的問題,驗孕棒是提供民眾快速確認的途徑,但仍有誤差存在,想要確認是否懷孕,還是要經由婦產科醫師確認。 食藥署也提醒民眾,防疫期間建立良好衛生習慣、維持手部衛生、保持社交距離、人潮擁擠及密閉空間請務必戴上口罩。正確佩戴口罩能有效降低傳染風險,是最有效的保護自己及身邊親友的方式,防疫需要你我一起努力!!  (文章來自: 食藥好文網: https://article-consumer.fda.gov.tw/subject.aspx?subjectid=3&id=3596&parentid=72 ) 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hot_420316.html 關於驗孕棒,你該知道的10件事! 2025-04-29 2026-04-29
Pharm In TW 康鈺藥局 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50號 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hot_420316.html
Pharm In TW 康鈺藥局 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50號 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hot_420316.html
https://schema.org/EventMovedOnline https://schema.org/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
2025-04-29 http://schema.org/InStock TWD 0 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hot_420316.html

相關連結:https://article-consumer.fda.gov.tw/subject.aspx?subjectid=3 ...

天氣轉涼,冷風經常把臉吹得又乾又紅,使得肌膚開始出狀況,想要迅速保濕補水,面膜往往是最佳救急法寶!不過,冬天最怕冰涼面膜貼上臉的那一刻,或是躺在被窩裡不小心睡著敷過頭,使得皮膚更乾、過敏,反而傷了面子。

隨著面膜市場迅速發展,琳瑯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撩亂,近來還發展出針狀面膜、水晶布、生物纖維等各式片狀面膜材質,以及主打貴婦享受的金銀微導布膜等等,然而,材質愈好、價格愈貴,就代表愈有效嗎?其實,保養成份才是關鍵!

貴不等於好,面膜緊貼肌膚才有效

皮膚科趙昭明醫師表示,不論哪一種材質,「貼膚性」最為重要,緊密貼合臉部肌膚,才能有效將精華液滲透到角質層,「面膜屬於封閉性的保養,貼合之後靠皮膚溫度增高、毛孔張開,才能吸收精華液。」

最近話題產品「針狀面膜」,是以超微細類針狀技術使面膜服貼在皮膚,材質表層凸起物添加了玻尿酸成分,主打面膜滲透力強,效果又明顯,但趙昭明提醒,若是想「深層修護」肌膚,單靠面膜其實不太可能,敷完後覺得肌膚變得水感滑嫩,實際上吸收程度僅到表皮層而已。

此外,「面膜使用效果因人而異,再貴的材質和保養液也可能產生過敏狀況。」「不論是植物性或動物性成分,貴不一定比較好,敷上之後若緊貼度差、一直滑下來,就大大扣分了。」

敷面膜大有學問,天天使用加重負擔

許多人愛敷面膜,幾乎天天使用、甚至一天敷2次以上,趙昭明認為過猶不及,就像太營養的精華液反而會加重肌膚負擔,建議二天1次較適當。一般面膜只要敷15~20分鐘,長效保濕產品可至25分鐘。使用前,一定要看清楚產品包裝上的注意事項。敷面膜過夜更是大忌,乾掉黏在臉上,可能造成肌膚紅腫發癢。

冬天敷面膜,最怕冰涼觸感,趙昭明指出,可以先用溫水洗臉,若是想加熱面膜,應先了解產品是否耐熱,平均值介於攝氏20~40度為佳,但含有美白成份的面膜不可加熱。

特別要注意的是,面膜只是基本保養品,產品廣告功效若涉及療效、虛偽誇大等說法,可依法開罰。想要增加敷面膜的效果,還是要搭配其他保養品。另外,面膜需要添加適量防腐劑避免發霉,若發現自己對某些產品過敏,應立即停用,並持產品包裝或使用說明書就醫諮詢。(文章來自: 食藥好文網: https://article-consumer.fda.gov.tw/subject.aspx?subjectid=3&id=3507&parentid=76 )

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