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1
最新消息
2
醫療器材
3
日本旅遊必買熱門醫藥用品,成分真的適合你嗎?4
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 Pharm In TW 康鈺藥局
Pharm In TW 康鈺藥局 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50號
疫情期間,民眾可能會想減少出入醫療機構的次數,但遇到經期沒按時來,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懷孕,會想到自行購買驗孕棒驗孕。 但驗孕棒真的準確嗎?怎樣判別?以及該如何挑選?以下就幫讀者解開關於驗孕棒的問題與迷思! 一、驗孕棒到底驗什麼? 驗孕棒檢測的是孕婦體內的hCG荷爾蒙。   當卵子受精後7~10天後,會在胚胎表面會形成滋胚層(trophoblast),此時受精卵沿著輸卵管來到子宮,滋胚層會連結在子宮壁,逐步形成胎盤,這時候稱為「著床」。胎盤著床後,會開始分泌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(又稱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,簡稱hCG),hCG會促使子宮壁開始充血增厚,讓胎盤可以成熟,為日後提供胎兒養分做準備,是懷孕初期最重要荷爾蒙指標,而驗孕棒就是透過檢測孕婦的hCG來判定懷孕與否。   二、為什麼可以透過尿液驗孕? hCG是小分子荷爾蒙,由胎盤分泌後,除了進入胎兒體內,也會隨著母體血液循環到全身,並且透過腎絲球過濾到尿液中,因此透過檢測尿液中是否含有hCG,即可知懷孕與否。   三、什麼時候驗孕才會比較準確? hCG在受精之後7~10天開始分泌,到胎兒8~12週時達到最大值,之後分泌量就會逐步下降。想要確認是否受孕,可以在房事過後12~14天後進行檢測較佳;此外,也可以在月經沒來、身體突然出現嘔吐、疲倦等狀況時進行檢測。 四、驗孕棒的原理為何? 驗孕棒的檢驗原理是採用免疫層析法,這種檢驗法是利用抗原-抗體結合的概念,把hCG當做抗原,如果孕婦尿液中含有hCG,就會跟帶有染料的hCG抗體結合,並且在測試區產生顏色。   通常這種檢驗法會分成四個區域(如下圖),A區是檢體放置區,B區是帶有染料的hCG抗體,T區是檢測區(Test,在驗孕棒上顯示為T)是可以跟hCG結合的抗體,C區是質控區(Control,在驗孕棒顯示為C)是可以跟hCG抗體結合的抗體。 (圖:免疫層析法示意圖) 尿液中hCG低於可檢測濃度時 帶有染料的hCG抗體會隨著尿液的擴散,進入T跟C,但因為沒有hCG,或者是尿液中hCG低於可檢測濃度時,帶有染料的hCG抗體無法結合,或是結合數量太少,無法在T呈色;而C是可以跟hCG抗體結合的抗體,因此會在C區呈色。   尿液中有hCG時 此時hCG會跟B區帶有染料的hCG抗體結合,擴散進入T跟C,這時帶有染料的hCG抗體會跟T的hCG抗體結合,因此會在T呈色;而C是可以跟hCG抗體結合的抗體,因此會在C區呈色。   五、驗孕棒該如何判別? 如果尿液中有hCG,就會在T的位置呈色,也在C的位置呈色,代表是陽性反應;若尿液中沒有hCG,就只會在C的位置呈色,此時就是陰性反應;如果是T的位置呈色,卻在C的位置沒呈色,代表驗孕棒有問題,需要更換後重新檢測。   簡單來說:兩條線,就是中獎,一條線就是還沒有驗到懷孕。   六、驗孕棒可以信任嗎? 想要知道檢測結果是否準確,可以透過兩個指標來看,分別是靈敏度(sensitivity)跟特異性(specificity)。   以懷孕為例,靈敏度代表的意思是實際懷孕的人透過這個檢驗,會有多少被判定為懷孕;如果今天該驗孕棒的靈敏度是94%,代表100個孕婦經檢測後,有94個被檢測出來有懷孕,但有6個沒有被判定,這6個就是偽陰性。   特異性則指真正未懷孕的人中,被判斷為未懷孕的比例;如果今天該驗孕棒的特異性是90%,代表100個未懷孕的人經過檢測後,有90個呈現未懷孕,但有10個人會被判定為陽性,也就是偽陽性。   在檢驗技術上,並沒有100%的存在,所有的檢測都有偽陽性跟偽陰性的風險。想要確認是否真的懷孕,還是須透過醫師診斷。 (圖:靈敏度與特異性表) 七、檢驗之後還需要到院確認嗎? 需要,驗孕棒是提供民眾快速確認是否懷孕,但醫師會透過超音波與抽血進行確認。驗孕陽性,只能說有懷孕,是否在子宮內著床或是能夠順利成長,還需要後續觀察。   透過超音波,醫師可以確認子宮內的狀況,確認是否真的懷孕,並且確定胎兒著床的位置;如果超音波看不到胎兒,醫師會透過抽血再次進行確認,確認是否為真的懷孕,抑或是有子宮外孕的情況。     八、陽性卻沒懷孕,陰性卻懷孕,為什麼? 上文提到,在檢測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偽陽性、偽陰性,除了是驗孕棒本身的問題外,還有可能是疾病或者是使用上錯誤。   (一)檢測為陽性,卻沒有正常懷孕? 當檢測為陽性,但超音波卻看不到胚胎,這時候可能會有幾種狀況: 子宮外孕:簡單來說,就是胎兒著床的位置不在子宮,這樣的狀況可能會危及媽媽的健康,必須要及早處理。葡萄胎:葡萄胎是一種不正常的受孕,導致胚胎的染色體出現變異,無法成長為胎兒,需要儘快進行治療。絨毛膜癌:這是胎盤的絨毛膜不正常增生所引起的惡性腫瘤,需要及早進行治療。  (二)檢測是陰性,但卻懷孕了? 當檢測為陰性,但卻有懷孕,這可能是因為: 太早進行檢測:hCG的分泌通常在受精後12~14天開始大量分泌,如果太早進行檢測(例如房事過後1~10天),可能會因為hCG分泌量太小而呈現陰性。判定時間不足:進行檢測後,尿液需要時間擴散到檢測區與質控區,如果時間不足,也會導致結果呈現陰性。尿液中hCG濃度不足:如果母體在檢測前飲用過多水份,會稀釋尿液中hCG濃度,導致結果呈現陰性。 九、驗孕棒該如何挑選?如何使用? 雖然市面上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驗孕產品,但其原理都大同小異;有些驗孕產品可以檢測的濃度低,但這類產品的價格也相對高。只要不是在剛受孕初期(12~14天)內檢測,在受孕後的3~4週後,hCG量會大幅增加,這時候檢測會更加準確。 目前市售的驗孕產品依外觀可分為試紙、卡匣、筆型三種型式,受驗者可以取尿液進行檢測,確認是否懷孕。檢測方式如下: 步驟一:詳細理解產品說明 不同廠牌的驗孕產品有不同檢測條件,使用前必須要先了解相關檢測模式,以免造成錯誤判讀。 步驟二:取尿液檢體 以乾淨的容器盛裝尿液,如果是卡匣式的產品,需要用滴管吸取尿液後,滴入尿液檢體槽;如果是試紙型或筆型產品,可以將試紙或驗孕筆朝下浸入尿液當中,但不可以超過標誌線。 步驟三:等待判讀 等待約5至10分鐘後,就能在檢測區確認檢測結果。如果尿液中含有足夠濃度的HCG時,判讀區就會出現兩條線:質控線(以英文字C表示,代表品質控管線)與檢測線(以英文字T表示,代表尿液中含有hCG);若是尿液中沒有hCG或HCG濃度不足時,就只會出現質控線;如果出現檢測線卻沒有質控線,代表檢測結果無效,需更換後重新檢測。   十、使用驗孕棒前有哪些注意事項? (一)在使用驗孕棒上,需要注意幾件事情: 如果檢體中的hCG濃度過低,會造成判別誤差。最好可以使用起床後的第一泡尿進行檢測,並且測試前不要飲用過多液體。如果受測者有乳癌、肺癌或紅斑性狼瘡等,有可能造成hCG混亂,如果有以上的疾病,請直接到醫院進行檢測。如果不確定經期時程,建議於房事10天後再進行檢測。檢測時要使用中段尿液。如果尿液出現混濁現象,請勿使用,並重新採集檢體。尿液浸灑後,請將驗孕產品平放。如果是驗孕試紙,請放置在乾淨、乾燥、不吸收水分的地方。驗孕棒需要避免潮溼環境,特別是試紙型的產品,開封後容易受潮而影響檢測,這需要特別注意。驗孕需要足夠的等待時間,最好放置5~10分鐘後再判別。  (二)貼心叮嚀 最後還是要提醒民眾,關於懷孕與否的問題,驗孕棒是提供民眾快速確認的途徑,但仍有誤差存在,想要確認是否懷孕,還是要經由婦產科醫師確認。 食藥署也提醒民眾,防疫期間建立良好衛生習慣、維持手部衛生、保持社交距離、人潮擁擠及密閉空間請務必戴上口罩。正確佩戴口罩能有效降低傳染風險,是最有效的保護自己及身邊親友的方式,防疫需要你我一起努力!!  (文章來自: 食藥好文網: https://article-consumer.fda.gov.tw/subject.aspx?subjectid=3&id=3596&parentid=72 ) 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hot_420316.html 關於驗孕棒,你該知道的10件事! 2025-04-29 2026-04-29
Pharm In TW 康鈺藥局 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50號 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hot_420316.html
Pharm In TW 康鈺藥局 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50號 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hot_420316.html
https://schema.org/EventMovedOnline https://schema.org/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
2025-04-29 http://schema.org/InStock TWD 0 https://www.pharmintw.com/hot_420316.html

相關連結:https://article-consumer.fda.gov.tw/subject.aspx?subjectid=2 ...

2017年臺灣赴日旅客人數456.4萬人次,創下歷史新高,日本藥妝店更是絕大多數臺灣旅客一定會造訪的地點,大家手執落落長的採買清單,一進店鋪就開始狂掃貨!

不過,這些醫藥用品真的適合你與家人使用嗎?有沒有哪些注意事項?或者,臺灣是不是已經有功效相同的藥品,根本不必大老遠出國買呢?

 

退熱貼、口內貼布、便秘藥,誰都能使用?

很多家長買來給小朋友使用的退熱貼,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子凝膠及L-薄荷腦,當凝膠內所含水分吸熱後再將熱氣蒸散,便能得到一定的冷卻效果;而薄荷腦就是薄荷醇(menthol)成分的俗稱,可以帶來清涼感,因而被廣泛運用在牙膏、化粧品、口香糖等生活用品裡。

但由於薄荷醇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,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,以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為主要藥理成分的產品,無論內服或外用,均不建議用於未滿2歲之嬰幼兒、哺乳婦女、嚴重胃食道逆流病人、嚴重肝功能異常患者等族群。特別是嬰幼兒過量使用可能引起癲癇、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。

更重要的是,退熱貼只能緩解發燒時的不適,並沒有真正的醫療效果,建議發燒時最好還是找醫生,找出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。

另一款「口內貼布」產品,貼在口腔裡發炎的地方,一段時間後就會自行溶解。部分口內貼片成分含Triamcinolone Acetonide,它是一種類固醇,可以達到消炎效果。市售產品通常會製成口內膏或口內貼片的劑型,以增加黏著性,避免被唾液沖掉。但是類固醇成分會降低口腔黏膜免疫力,所以不適合用於感染性口腔潰瘍(例如單純疱疹、帶狀疱疹等),以免症狀加劇。

還有一種粉紅色便秘藥丸,網路盛傳在日本廣受女性歡迎,其實成分包括Bisacodyl、Dioctyl Sodium Sulfosuccinate(D.S.S),都具有暫時緩解便秘的效果。不過,助排便劑在臺灣屬於指示用藥,也就是必須經醫師或藥師指示才能使用,也可能具依賴性,建議若長期都有排便困擾,還是應該就醫,請醫生進一步診斷。

 

號稱可以美白的營養補充品,真的有必要嗎?

除此之外,近年從日本紅回臺灣、宣稱可達美白效果的營養補充錠,其成分大多屬於維生素B、C、E,假如平時就有服用綜合維他命等保健食品的習慣,建議還是諮詢藥師,釐清自己適不適合再吃這類營養補充品。

其實,這類營養補充錠多標示為食品,但根據規定,食品不可以宣稱具有美白功效。維生素E、B1、B2雖然可以維持皮膚健康,卻無法讓皮膚真的愈變愈白。所以,下次看到類似廣告訴求,請先理性思考,或者請教醫師或營養師,以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產品。

最後提醒大家,從國外攜帶藥品入關,目前的規定是:非處方藥每種最多12(罐/盒/條/支),合計不超過36瓶,而且只能自用,不能在網路販售喔!

 (文章來自: 食藥好文網: https://article-consumer.fda.gov.tw/subject.aspx?subjectid=2&id=3468 )

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